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联合心外ICU成功为一名65岁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老年患者实施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PTPA),这是附属省立医院首次应用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也是全省首例在压力导丝指导完成的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涉及血管外、心内、心外、呼吸、风湿免疫、重症医学等多个学科,此次手术体现了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及多学科协作能力。
65岁的常先生6年前先后两次外伤后致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虽然一直应用华法林治疗,但抗凝一直没有达标,3年前下肢静脉血栓复发导致了肺栓塞。常先生感觉体力日渐下降,活动后胸闷气短明显。患者多方就医,但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今年初,常先生到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就诊,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肺动脉收缩压高达104mmHg。结合以往病史及CTPA结果,医生诊断常先生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左侧为正常人的CTPA,右侧为患者的CTPA,患者肺动脉存在明显“缺枝”的情况,特别是左肺下叶几乎没有血流灌注,主肺动脉增粗,肺动脉迂曲。
以往此类患者随着肺动脉压力及阻力的增高,右心功能日益恶化,生命岌岌可危。现有的多种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仅能部分延缓疾病进展,且价格高昂,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改良的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给这些患者带来了希望。
5月15日上午,在介入诊疗科护士长孙琳琳、技师张帅和护士廖亚军的积极配合下,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十一带领副主任医师孔祥骞、心外ICU主治医师张明伟成功为常先生实施了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同时应用压力导丝技术和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指导,既开通了血管又成功避免患者术后肺水肿的发生。
经球囊成形后,常先生肺动脉血流明显改善,并且肺静脉回流良好。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由术前的0.16提升到0.64。压力导丝的指引使球扩效果良好,肺动脉功能已恢复,术后复查CT患者双肺无水肿。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肺高血压的特殊类型,是以机化血栓堵塞肺血管、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导致右心衰甚至死亡的疾病。它是肺高压中少数几个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疾病。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是解决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两种有效治疗手段。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适合肺动脉主干及段以上肺动脉病变的CTEPH患者,因操作难度大、手术风险高等因素影响,普及困难。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PTPA)创新性的把介入球囊扩张技术引入到肺动脉,为部分不适合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CTEPH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因对肺动脉球囊扩张的把握程度问题,术后肺水肿发病率高。改良的经皮腔内肺动脉成形术成功引入冠脉压力导丝技术和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既开通了血管,又能做到适可而止,避免了肺水肿的发生。
由于该方法治疗微创,股静脉仅有直径3mm的穿刺点,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常先生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