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书记、校长信箱 邮箱系统 教育在线 信息门户 图书馆 访客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山一大要闻 >> 正文
“三位一体”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要求,校(院)党委召开专门会议,就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出专门部署和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校(院)党委要求,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构建完善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混合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教学:发挥专题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基于问题导向意识,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重点解决理论自信问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课程侧重于党史和国史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门设计中美贸易摩擦形势与政策、香港局势有关问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等教学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在新时代要勤奋学习,更理性地表达爱党、爱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重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网络教学: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在网络教学中,重视发挥思政网上教学的辅助作用,利用优慕课教学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了四门思政网络课程,重点建设了题库、视频库、案例库、阅读资料库等。引导学生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探讨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增强了思政课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实践教学:“小课堂”和“大课堂”有机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与团委、学工等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周末和平时的社会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红色文艺活动以及寒暑假的社会调研、实践研修等,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党情和社情,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满意率达99.64%,99.73%的同学认为有“获得感”,中国教育报在头条给予了报道。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林国亮    编辑:王承柱